編者按:創新聯合體是推動創新鏈深度融合、突破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企業及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機制,既深度契合現階段技術創新“跨產業、多領域交叉”的特征,更能顯著提升重大研究成果產出效率與創新技術商業化轉化效能。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任務為牽引,引導建設了一批“利益融合、要素融通、能力融匯”的創新聯合體,為突破重點產業發展瓶頸提供有力支撐。

飛依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依諾”)是國內數字化彩超領域的龍頭企業,2024年,該企業牽頭組建蘇州市醫用超聲診療技術創新聯合體(下稱“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協同攻關高端醫用超聲診療關鍵技術,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先后突破超分辨顯微成像(下稱“URM”)、超高頻探頭成像等技術及整機樣品,并在國內多家醫院獲得初步推廣應用,有望打破國外競品壟斷、打造新增長點。
“共同出題、共同解題”機制
凝聚突圍合力
彩超在醫學成像領域具有特殊優勢,是開展早診早治的重要保障。近年我國彩超市場發展較快,引發國內外頭部企業競相布局。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國內已注冊彩超業務企業至少有70家,競爭激烈。

“目前國內中低端彩超基本能夠自給自足,并具有一定外銷能力;但高端彩超產業鏈尚不完善,和國外相比仍存在平臺技術和工藝代差,部分高精尖技術缺乏,如高頻探頭技術、電子4D探頭技術及高端成像及輔助診斷技術等有待突破。”飛依諾總經理奚水說。
自2010年落戶園區以來,飛依諾持續深耕醫學影像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掌握軟波束合成平臺、超分辨顯微成像、智能超聲輔助診斷等核心技術,累計推出90多款彩色超聲診斷儀產品,銷售覆蓋全國900多家三級醫院、全球120多個國家及地區;獲評“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中國外觀設計金獎”“園區科技領軍人才企業”等榮譽;成功入圍工信部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任務揭榜單位,在高端醫學影像技術領域積累起過硬實力。
著眼于系統提升國內高端醫用超聲診療產品競爭力,在園區的支持下,飛依諾牽頭組建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全面整合國內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下稱“醫工所”)、蘇州思萃電子功能材料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蘇州市立醫院、蘇州眾創云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上下游機構,形成從技術預研、聯合攻關、工程產業化到臨床應用的完整創新鏈,目標建成世界級醫用超聲診療技術創新聯合體。
團隊組建完畢后,如何找準技術攻關方向?該創新聯合體突破傳統“企業出題大院大所解題”的命題作文模式,探索出“共同出題、共同解題”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據介紹,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內部產學研用交流高度頻繁,不斷碰撞出合作“火花”。
合作高校定期向飛依諾等企業分享超聲領域前沿技術和最新科研進展;飛依諾和醫院從中識別出具有臨床價值、市場價值和科研價值以及落地可能性的前沿技術;初步確定技術攻關方向后,所有成員再共同開展可行性研究、方案設計及驗證,確保技術可行;飛依諾從合作高校研發團隊引進包括博士后在內的多名高層次技術人才,顯著增強研發實力,形成“平臺聚才、人才促創新”的良性循環。
由此,該創新聯合體不僅將高校實驗室源頭創新理念成果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產品,還為飛依諾等企業輸送對口高層次人才,提升了園區的人才密度、創新活躍度,實現各盡其能、各取所需。
團隊的技術合作方向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各成員單位的參與不流于形式、而是貫穿全程嚴謹務實。新技術凝練機制下,超聲診療聯合體成員在你來我往中加快凝聚共識、深化信任。“我們始終以產品需求為根本出發點確定技術攻關方向,確保各方從參與之初就有‘利’可圖,形成緊密利益共同體。”飛依諾創新聯合體負責人吳方剛說。
“多團隊作戰、多機構驗證”模式
加快樣機開發
在技術攻關階段,飛依諾根據聯合體的共同目標牽頭分解任務,結合成員單位優勢,在聯合體內部形成不同攻關小組,并行推進新模態成像等創新技術的開發并應用于高端彩超設備,為實現精準化診療保駕護航。

比如,飛依諾聯合成員單位西安交通大學聯合攻關URM技術,成功突破傳統超聲成像分辨率極限,實現從百微米級/毫米級的大中血管到微米級的微血管成像的跨尺度突破。據吳方剛介紹,URM技術基于超高幀率造影成像對微泡群進行精確定位和快速跟蹤,可得到微米級的血管結構及血流動力學圖像,有助于多種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精準治療。該技術能探及最小直徑20μm的血管,分辨力相比傳統超聲提升10倍以上、動態幀率高達300幀以上。飛依諾已將該技術應用于超聲成像系統,實現在機成像與快速參數分析,并提供10余種在機微血管結構/微循環參數定量計算。
URM技術率先應用于飛依諾參與的國內重磅多中心研究(是指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試驗方案在不同地點和單位同時進行臨床試驗)項目,在多個醫院獲得推廣應用并得到肯定。
截至2025年6月末,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研發的URM技術為8個重點醫學單位牽頭的重量級多中心研究提供支撐。比如,“乳腺腫塊及前哨淋巴結超聲超分辨顯微成像多中心研究”項目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超聲科周建橋教授領銜,共39家醫院參與,飛依諾全程提供URM技術支持。“評估超分辨顯微成像在膀胱癌浸潤分級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多中心研究項目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超聲診斷科崔立剛教授等領銜,共25家醫院參與,飛依諾提供樣機支持、持續跟蹤多中心研究中的各種技術問題和臨床新需求。今年4月,該中心在北京舉行2025醫學超聲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探討URM技術在淺表淋巴結及膀胱腫瘤方向的深度應用進展。一位資深超聲科醫生在現場觀摩URM技術演示后表示:“這不僅是圖像分辨率的躍遷,更是對疾病本質的透視革命。”
“基于創新聯合體研發成果的多中心研究項目數量仍在增加,相關臨床研究結束后預計會陸續形成專家共識或診斷指南并在全行業推廣。”飛依諾副總經理高文友說。
超高頻超聲成像技術能夠解決傳統生物成像分辨率與實時性無法同時兼顧的難題,適用于生物組織的超高分辨實時成像等應用場景,是我國正在追趕的重要產品方向。醫工所在這一領域科研實力雄厚,飛依諾與醫工所圍繞超高頻超聲成像技術開展攻關,各展所長加快重點產品產業化進程,已完成超高頻超聲探頭、超高頻陣列超聲成像分析儀整機的設計開發,其中超高頻陣列超聲成像分析儀樣機已基本完成、進入科研和小動物臨床試用階段。
得益于多小組共進的技術攻關模式,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前沿技術落地轉換跑出加速度,超分辨顯微成像技術、超高頻探頭成像技術等創新技術初步在科研院所等場景獲得推廣應用,彌補了國內高端彩超產品空白。
立足園區
加快高端超聲產品產業化步伐
從技術凝練到技術驗證,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各項工作蹄疾步穩,相關研究成果即將迎來產業化,在主戰場上與國外競品同臺競技。

2025年5月,飛依諾全球總部基地喬遷儀式在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舉行。項目將加快基于自主可控技術的高端彩超設備生產研發,達產后預估年產彩超設備超2萬臺,年產值超10億元,其中不乏凝聚了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集體心血的系列國產替代產品。比如高頻陣列超聲成像分析儀,有望為國內科研機構更多提供物美價優的選擇。據介紹,目前國際頭部公司一臺同類儀器售價高達500萬元,較飛依諾推出的國產替代產品高一倍以上。
從追跑到領跑,超聲診療創新聯合體群策群力、迅速突圍,除各成員扎實的創新積累外,園區的支持也不可忽視。“園區管委會及企服中心對創新聯合體的發展提供了系統化支持,切實推動創新聯合體的高效運作與成果產出。我們作為牽頭單位,在申報、培育和運營的全流程中均獲得了實質性助力。”吳方剛說。
在申報階段,政府人員主動靠前服務,讓飛依諾等牽頭單位輕裝上陣。園區科創委專門組織項目申報宣講會,系統解讀聯合體政策背景、申報要求、審核要點及典型案例,幫助企業厘清思路;協助飛依諾對接申報所需的優質孵化器聯合單位,對申報材料進行專業指導、組織模擬答辯,大幅提高項目申報成功率;此外,園區舉辦多場創新聯合體開放日活動聽意見、送服務、促對接,現場不僅解答企業疑問,還支持企業交流經驗、發布人才需求、開展項目路演等,為創新聯合體搭建起開放包容、多元互鑒的資源共享服務平臺,賦能協同創新。
政府傾心支持、企業奮力攻堅的雙向奔赴格局正在園區形成。在醫療器械領域,不止是飛依諾在挺膺擔當,園區多家龍頭企業主動牽頭成立相關創新聯合體,服務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自立自強。如信達生物、沛嘉醫療等分別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攻關單克隆抗體產業化關鍵耗材、高分子瓣膜材料等技術。
近年,園區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創新熱潮澎湃,企業創新雁陣加快擴容、創新名品持續涌現,截至目前,41個產品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占全省超40%,以園區為核心區的蘇州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面向未來,園區將持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以創新聯合體等有組織科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動能,加快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編輯 園網
2025年10月13日

